刘崧

刘崧(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刘崧的诗文( 2683首 )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五岁时,能背诵日记数千言。七岁时,能赋诗。刘崧曾服侍伯父夜寝,闻鸡声而命题,刘崧随即赋诗,其中最后一句“唤醒人间蝴蝶梦,起看天上火龙飞”。伯父惊叹说:“是子,他日必大用”。刘崧家庭贫困,努力学习,冬天没有炉火,手已皲裂而钞录没有停止。
十六岁时,在外地教书。十九岁时,游南昌,有善赋者称十才子,见到刘崧的作品,于是推他为榜首。行省曾推荐刘崧当龙溪山长,被他推辞。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考中举人。乡试报捷,刘崧正在田中摘粟,怅然泣下说:“始二亲笃于训子,奈何今不及见”。
为官明朝
洪武三年(1370),举荐经明行修,改名刘崧。明太祖召见奉天殿,授兵部职方司郎中。署任车驾司,总管部事。奉命征粮镇江。镇江多勋臣之田,租赋是百姓的负担,刘崧力请得以减少。不久,命往广东买马,得五百八十四匹。两年后,前往山东,查点察看驿递,在莱州遇到台风,天旱地冻,刘崧冒着风雪,跋涉水陆,经历四个月完成了任务。三年后,升任北平按察副使,刘崧轻刑省事,招集流名,百姓纷纷复业。刘崧立文天祥祠于大兴县学之侧。勒石学门,示府县勿以徭役劳累诸生。刘崧曾请求减少僻地驿马,以益宛平。明太祖同意了他的上奏,对侍臣说:“驿传劳逸不均久矣,刘崧能言之。牧民不当如是耶?”为胡惟庸所厌恶,因事获罪,贬谪劳役。后放归。
洪武十三年(1380),胡惟庸被诛,征拜礼部侍郎,命日稽古典,雅直惟清。奉命撰写滕国公顾时、海国公吴祯的神道碑及申国公邓镇的袭封诰词,宋濂称赞他说:“此司马迁之文,求之今世,盖未有过之者,而于诗则尤所推让”。四月,擢升吏部尚书。雷震谨身殿,明太祖廷谕群臣上陈得失。刘崧顿首,以修德行仁对答。以灾异迭见,命刘崧致仕。
洪武十四年(1381)三月,与前任刑部尚书李敬一并征用。李敬任国子祭酒,刘崧任国子司业。赐鞍马,令朝夕相见,见则燕语移时。夏四月,病逝。刘崧病重时,仍然强撑病体,坐训诸生。即将去世时,李敬问刘崧有什么遗言。刘崧说:“天子遣崧教国子,将责以成功,而遽死乎!”无一语提及家事。明太祖命有司治殡殓,派遣御史唐寿谕祭,并亲自为他写作祭文。

鸿雁来,秋风起,江北江南几千里。

渺渺初离紫塞云,潇潇忽度平湖水。

()

蓟丘墨竹妙天下,海国中州重声价。

事往云流五十年,孙子兵曹更潇洒。

()

水中古磬世莫识,扣之能鸣人始惊。

前朝文物最博雅,庐陵侍郎先得名。

()

道人九月江东去,二十四岩烟雾深。

落日横峰看雁度,清霜碧树听猿吟。

()

王子时相见,刘郎晚共携。

邀人竹林下,沽酒石桥西。

()

十年奔走度晨曛,望断江南水竹村。

不是田园无旧业,极知天地有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