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诗五首·其三

从军诗五首·其三朗读

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

方舟顺广川,薄暮未安坻。

白日半西山,桑梓有余晖。

蟋蟀夹岸鸣,孤鸟翩翩飞。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

下船登高防,草露沾我衣。

回身赴床寝,此愁当告谁。

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

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

译文

随军千里去征战,讨伐那盘踞东南的孙权。

船船相并沿着大江而下,夜晚将至还未抵岸。

眼前太阳半落西山,林梢上尽是夕阳的余晖。

两岸的蟋蟀声此起彼落,江上的孤鸟翩翩飞翔。

征夫的心中有所思念,凄凄怆怆让我哀伤。

走下战船登上那高处的阵地,草叶上的夕露沾湿了衣衫。

回身赴帐上床休息,我心中的苦闷诉给何人。

既然自己已参加了战斗,怎么能时时挂念一己之私。

作战中随时献出生命,这种道理怎可违背!

注释

遐(xiá):远。

东南夷:此处指孙权。

方舟:两船并行。顺广川:沿大江顺流而下。

薄暮:傍晚。未安坻:没有安全靠岸,指船还在江中行驶。

西山:西边的山。

桑梓:是征途中所见的桑树和梓树。

夹岸:河两岸。

翩翩:飞翔的样子,含轻盈自如之意。

多怀:思绪缠绕。

恻(cè)怆(chuàng):悲痛伤感。

防:堤岸。

回身:转身。

服:从事。干戈:古代兵器,干指盾,戈指戟。干戈事,指战事。

所私:指怀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即戎:用兵,交战。

兹(zī):这。

参考资料:

1、陈宏天 赵福海 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页

2、廖晨星注译.《古诗》:崇文书局,2007.12:第153页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王粲朗读
()

猜你喜欢

逢人乞一文,袋进而敌国富。

不是下生迟,嫌佛不肯做。

()

离群常恨不能佳,桂到秋深处处花。幽讨既寻泉水矣,傍搜岂忘月轩耶。

翁留觞酌时煨栗,友为炉熏更作茶。不是襟期安得此,世间馀事我何加。

()

九日易为风,凄其远望同。碧山分雪白,黄叶变霜红。

客梦初闻雁,乡心久忆菘。祇今将改岁,何以谢东蒙。

()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

()

先生只此在山中,莫道云深不知处。

()
方文雄

酒醉诗成后,山钟迫晚归。岚烟千嶂隐,灯火万家微。

放足随高下,忘机任坦巍。明朝如有意,相约莫相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