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吊余宣公录似张东白学士余名阙元未时守安庆一家死节。 鹿失胡元运已穷,先生犹自守江东。亦知华夏归真主,端为网常尽此忠。秋老树含霜气烈,雨馀花带血腥红。阖门一死非容易,应作明星丽碧空。
同侍御李容正地曹夏景升过羊栈岭岭在黟县西北三十里许极险峻。 悬崖一径石巑岏,世路何如栈道难。衣湿行云天外去,花明古洞画中看。生憎阮籍穷犹醉,每爱王阳阴亦安。不尽同来登眺兴,更于川上细观澜。
蜀洪至绩溪县。 羸马缘溪湾复湾,乾坤别自一区寰。林深村落多依水,地少人耕半是山。磴道险于过栈道,丛关高似度函关。观风欲问民间苦,旋采歌谣取次删。
自广德至宁国又百里至蜀洪铺有作。 星轺尽日短长亭,石路崎岖此暂停。山匝万重高拟蜀,水盘千折急于泾。香风细落桐花白,宿雨新收麦甲青。南去询咨何所补,皇华深愧读葩经。
上海察院题壁。 三载南巡脚未休,一航上海信潮流。简书刚为军储急,丝茧谁宽里巷忧。事到安排良独苦,意无贪恋更何求。悠悠莫惜兹行役,吾道沧洲尚远游。
大理徐成章与诸寺僚邀饮于鸡鸣寺成章有诗次韵奉答兼柬翁朝良诸友。 何处风烟接碧霄,鸡鸣山寺隔尘嚣。冠裳共际升平会,车马偏劳故旧招。醒后酒痕还半湿,忙来诗债未全销。几回棘寺频翘首,溽暑薰人雨正飘。
七月三日大风如雷拔木飘瓦势甚可畏适太常杨邃庵诗来倚韵答之二首 其二。 刚风挟雨猛于雷,地卷喧天故故豗。万骑骤驰排阵入,百川翻立拥潮回。簸扬可是箕星好,消息还从巽卦来。我欲讼之何所作,一函封事九重开。
七月三日大风如雷拔木飘瓦势甚可畏适太常杨邃庵诗来倚韵答之二首 其一。 七月三日午欲过,东风渐恶雨渐多。人正穷愁复尔耳,天还震怒物如何。金縢示变周王悟,丰沛空传汉祖歌。春秋纪异谁秉笔,频揩病眼看编摩。
再用前韵答马紫崖侍郎二首 其二。 万井炊烟树影孤,出门一望即平湖。何如灵鹊巢高树,安得长虹驾险途。龙挟风雷翻海立,鸡鸣晦暗与时俱。京师大水非讹语,不识金陵曾见无。
再用前韵答马紫崖侍郎二首 其一。 六月暑烁冰力孤,渴病欲走卧西湖。正思烂雨除凡火,翻怪淤泥困坦途。颜鲁顿超书画妙,孟仁深苦涕洟俱。人间俯仰已陈迹,安问浮云更有无。
送谢允修倅泉州次伦伯畴韵。 少年曾酌泉南水,此后常如梦故山。气习于今应胜旧,淳漓从古有循环。民无菜色宁甘拙,门透清风不用关。临别几多同榜意,潞河秋涨水潺潺。
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 其二。 一春清景在诗家,信马东风领物华。到处柴门多种柳,几人抱瓮自浇花。醉磨苔石供闲草,静听樵歌唱采茶。乘兴不知明月上,吟鞭犹待后楼鸦。
送夏景升少参之湖广。 全楚山川古六藩,于今凋瘵不堪论。旬宣全藉经纶手,屏翰还参造化恩。旌节摇春临汝汉,福星随路报薇垣。况闻乐道能清节,活水从来定有源。
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 其一。 物外风烟自一家,游人不管世豪华。旋移小席贪看竹,更过前村学傍花。春服放歌忘故态,地炉分火试新茶。感时不尽登临意,闲倚阑干数暮鸦。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二。 四面荒墟一室孤,俨然舟楫住江湖。鸟知候应先鸣垤,客苦行忙况在途。高凤书痴真自信,杞人忧戆与谁俱。阴阳消息谁能问,补衮年来一字无。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三。 云垂钟阜远峰孤,雨积秦淮总是湖。困湿饥鹰将曳地,惯行老马亦迷途。月离乌毕千年验,天泻银河一派俱。却忆当时洪水患,可能垂警到今无。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一。 夜雨凉生客枕孤,晓来庭院欲成湖。家家湿漏龟鸣灶,处处空浮蚁旋途。油幕炮车连日起,倾盘倒海一时俱。不知南北江山外,借问当年有此无。
金陵贡院斋居次林待用都宪韵。 雪光摇日薄窗纱,鸟雀喧晴散晚衙。一穗檀云飞野马,九衢歌吹闹春蛙。心斋旋洗黄尘净,风急难欺白帽斜。清兴逼人禁不得,倚床信笔走龙蛇。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其一。 六诏民风古,街头夜半眠。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金碧山含雨,昆明灰带烟。不乱踪迹远,揽辔自怡然。
宿桂阳道中石燕馆次沈仲律韵三首 其二。 客梦三更醒,吟怀一味清。鸡声连晓散,月色傍人明。野寺闲云占,危桥古木撑。瘴烟须避舍,秋气正侵淩。
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其一。 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怀杨邃庵四首 其三。 我是遍江海,独仰金山孤。试问急流中,更有高者无。
挽廖太宰夫人李氏遭贼投阁而亡。 淑德圭璋莹,芳声蘋藻贤。家和忘愠怨,节劲苦颠连。揄狄三封命,梁炊六十年。东光蒿里惨,舂相亦悽然。
春夜雷雨。 寒暑相催似转车,梅花消息到天涯。九霄雷动山川肃,万壑烟迷岐路叉。人向中星占岁运,春随甘雨换年华。善言赢得水灾沴,四海升平是一家。